4月2日,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北校区信息学院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秉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为核心理念,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助力学校数字化转型与教学创新。董事长文秋、副校长袁晓光、副校长谭英杰及13位专家评委出席活动,全校教师代表200余人共同见证这一教学盛事。大赛暨颁奖典礼由教务处副处长张莹主持。

领导观摩

大赛评委
经过两个月初赛选拔,经专家评审,全校7支教学团队晋级决赛。决赛采用“教学实施报告陈述+无学生教学展示”双环节赛制,每支团队需在16分钟内完成课程创新特色阐述与教学展示。评分标准涵盖教学目标、内容策略、实施成效、教学素养及特色创新五大维度,评委现场打分后即时公布成绩,确保赛事公平公正。
比赛中,参赛教师充分展现了数字化教学能力与职教改革成果。信息工程学院徐多团队以《东软云HIS医疗数据库设计与开发》为案例,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实践任务;数字商务学院赵越团队通过《采购与应付财务共享智能处理》课程,融合智能技术与企业真实场景;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琪琪团队则以《红色引擎赋能绿色匠造》为题,创新课程思政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与价值观引领深度融合。各团队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前沿的技术应用及鲜明的职教特色,赢得现场评委高度评价。

选手风采
在赛后总结环节,校务委员、大赛评委于自强对赛事进行了深度点评。他指出,本届大赛充分展现了参赛团队的教学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项目式教学实践成果显著,信息化手段应用及团队智慧碰撞成为亮点。同时,他强调部分教师需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强化数字化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优化教案设计规范性及教学视频制作水平。于自强寄语全体教师,以大赛为起点,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日常教学实践,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机制,争做“四有”好老师,为学校教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校务委员于自强进行现场点评
经过激烈角逐,数字商务学院赵越团队、信息工程学院徐多团队、数字商务学院汤池团队斩获一等奖;健康文旅学院徐敏团队等4支队伍获二等奖;基础教研部郭融融团队等7支队伍获三等奖。副校长袁晓光公布比赛结果,校领导依次为获奖团队颁奖。

副校长袁晓光公布比赛结果

副校长谭英杰为三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副校长袁晓光为二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董事长文秋为一等奖团队代表颁奖
副校长谭英杰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大赛是教师切磋教育智慧、淬炼教学技艺的“炼丹炉”,更是深化职业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实践。赛事充分展现项目化教学与任务驱动的创新成果,课程设计以“工匠精神”拆解国家标准,赋能学生实战能力。他强调,教学能力提升永无止境,全体教师需将赛事经验融入日常,深耕课堂互动优化与课程思政融合,在规范化教学管理中持续突破,做点亮学生未来的“启明星”,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副校长谭英杰讲话
本次大赛不仅是教学能力的竞技舞台,更是学校践行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缩影,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职教特色。在热烈的掌声中,辽宁理工职业大学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圆满落幕。此次赛事以数字化为帆,以创新为桨,彰显了学校“强师提质”的坚定步伐。全体教师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深耕教学、勇攀高峰,共同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附:
2025年校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数字商务学院赵越团队作品《采购与应付财务共享智能处理》
信息工程学院徐多团队作品《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东软云HIS医疗数据库设计与开发》
数字商务学院汤池团队作品《直播电商营销实施》
二等奖:
健康文旅学院徐敏团队作品《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输血》
马克思主义学院周琪琪团队作品《红色引擎赋能绿色匠造》
建筑工程学院徐冬梅团队作品《岗课赛证融通,结构识图精英》
基础教研部王巍团队作品《高等数学A之二重积分》
三等奖:
健康文旅学院刘伊团队作品《心肺复苏、包扎技术、创伤、休克》
基础教研部郭融融团队作品《第三单元时代英雄》
创新创业学院田野团队作品《求职技巧与准备》
马克思主义学院黄靖然团队作品《心向阳光青春绽放》
智能制造学院金烜旭团队作品《基于PLC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
建筑工程学院周光禹团队作品《材料在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与挤压,弯曲作用下性能及应力计算方法》
创新创业学院刘鑫团队作品《第四章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