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理工职业大学《Web开发技术》课程创新构建“AI+职教”三维教学体系,通过知识图谱、能力图谱、问题图谱“三层递进”模型,结合全场景智能学伴系统与AI数字人虚拟教师,打造出具有示范意义的智慧教学新范式。
一、开发“三层递进”AI课程模型
1.知识建构层
将教材、课件、习题等碎片化内容转化为251个节点(知识点)与逻辑关系组成的知识图谱,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构建层级清晰的学科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知识图谱
2.技能训练层
基于《Web开发技术》课程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框架绘制能力图谱,将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应用、思维发展等抽象能力转化为可视化、可量化的能力模型。聚焦学生高阶能力培养(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协作创新),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

能力图谱
3.创新实践层
构建问题图谱,系统化梳理、归因并解决教学全流程中师生遇到的共性难点与个性化障碍,实现“记忆和理解—应用和分析—评价与创造”的闭环,助力教师精准优化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推动教育过程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升级。

问题图谱
二、构建“全时域、全场景”AI学习场景
基于Deepseek、多模态交互技术与课程知识图谱搭建24小时智能学伴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对话、实时答疑、学习行为引导等功能,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实现“教—学—练—评”全环节的智能闭环支持。

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伙伴”

教师的“AI助教”
三、探索AI赋能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AI技术和开源工具,师生共同开发3D数字人AI虚拟教师微课视频等课程教学资源,探索AI与教师“双主讲”模式,深度人机协同,实现课堂角色动态分工。

AI数字人虚拟教师微课
《Web开发技术》课程教学团队始终将“学生成长”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驱动力,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设计师”转型,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荣获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
《Web开发技术》课程从知识图谱的体系化建构,到能力图谱的精准赋能,再到问题图谱的闭环优化,不仅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数据驱动”,更以AI数字人、全时域学伴系统等创新工具,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边界,让“因材施教”迈向智能化新高度。
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AI与教学的协同创新,以技术之“智”点亮课堂之“质”,为培养新时代数字工匠注入澎湃动能,在职业教育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